如何減少光污染?

香港光污染的主要元凶是過量和不合當的人為室外照明,要改善香港嚴重的光污染問題,包括盡量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室外照明、改裝現有的室外照明和留意它們的設計,使它們更對減少光污染有利、和選用有利天文觀測的光源。

減少不必要的室外照明

 

原則是合理地運用照明:不要加設非必要的照明,和關掉非使用中的照明。但並不是叫大家將所有照明關掉、摸黑生活。大家離開房間時順手把燈關掉,也可以簡單地達到目標。再者,在深夜時關掉街上的霓虹廣告招牌,縮短高爾夫球場的泛光燈、郊野公園範圍內的街燈、青馬橋裝飾燈泡的照明時間等等,都是有關政府部門或機構可以考慮的方法。

在深夜時關掉室外照明有效嗎?有到過長洲觀星的人都知道,長洲最大的光污染來源之一是在觀音灣後山運動場的強力射燈,而運動場會在晚上十一時關燈。一關燈光污染明顯大幅減少,天上的星星好像突然湧出來,連銀河都見呢。又1996年百武彗星來訪時,日本環境廳曾呼籲國民進行「熄燈行動」,成功將夜空的光度降低一等半。

 

改裝現有的室外照明

 

香港有部分室外照明(例如街燈、大廈室外燈光裝飾等)的設計並不對減少光污染有利。以街燈為例,它們的主要作用是照亮地面,提供保安和引路等作用。可惜由於街燈燈罩設計不良,令部分光線會向上照耀。向上照耀的光線沒有實質作用,只有浪費和增加光污染。

優良的燈罩設計,例如「截光型燈具」將光線聚焦在向下0至65度範圍內,盡量消除向天照耀的光線、減少光污染。

截光型和非截光型燈具的設計

左:截光型燈具的設計;右:非截光型燈具的設計

街燈

香港大部分街燈的燈具設計沒有阻攔光線向天照耀:從圖中所見,街燈上面的樹葉都被照光了;

街燈

但香港有少部分的街燈,具備截光型燈具的特性:留意圖中箭頭的位置,明顯見到截光型燈具發揮作用,減少光射向上方照耀。

 

留意室外照明的設計